一文读懂AI+制造的关键:工业语料

在当今数字化转型浪潮中,“AI + 制造”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。而在这其中,工业语料作为 AI 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关键要素,正逐渐成为行业的焦点。本文将带你一文读懂工业语料在 AI + 制造中的重要性、应用场景以及技术进展。

01
工业语料的定义

工业语料是指在工业生产、制造、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所有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的总和。

它包括但不限于:设备传感器数据、生产日志记录、工艺参数文档、质量检测报告、设备维修记录、供应链信息、产品设计图纸、工业标准规范等。

与通用领域的语料不同,工业语料具有鲜明的行业特性、专业术语和特定的数据格式,是制造业知识的重要载体。

任何AI模型的训练都离不开高质量的数据,工业语料库本质是高质量的数据库,为工业大模型训练提供“燃料”,是模型参数调整的依据。其核心功能包括支持算法生成、语料资源扩充、多维度分析、关键词提取等。
02
工业语料的核心价值

  1. 数据是AI的”食物”

任何AI模型的训练都离不开高质量的数据。在制造业中,没有足够的工业语料,AI就如同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木。工业语料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决定了AI模型的表现。

  1. 行业知识的数字化表达

工业语料承载着制造业的核心知识——工艺know-how、设备特性、材料行为等。这些知识通过语料的形式被数字化,成为AI可以理解和学习的”语言”。

  1. 解决制造业长尾问题

制造业中存在大量”长尾问题”——那些出现频率低但影响重大的异常情况。只有通过积累丰富的工业语料,AI才能识别和处理这些罕见但关键的场景。
03
工业语料应用场景

1、质量优化

通过分析历史生产数据和质量检测报告,AI可以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,优化工艺参数。

2、预测性维护

设备传感器数据结合维修记录,可以训练出精准的设备健康状态预测模型。

3、智能排产

订单数据、设备状态数据和工人技能数据的融合,使AI能够生成最优的生产排程。
04
工业语料的关键技术与发展挑战

– 数据治理:需清洗、去噪、统一格式,并对多模态语料(文本、视频、音频等)标注。将原始工业数据结合知识图谱转化为可用语料,缓解行业语料短缺问题。

– 安全合规:工业语料涉及企业核心数据,需确保安全性与合规性。

– 生态协作:需建立企业间协同机制,促进语料流通与共享。
05
工业语料的实践应用与政策支持

1、典型应用场景:

– 船舶、汽车领域:上海打造重点领域大模型,通过语料库提供精准决策支持。

– 故障诊断与工艺优化:开发工业语料产品,赋能制造业研发设计环节。

– 地方实践:

– 上海:发布“工业语料库1.0版”,建立市级语料平台(如库帕思),举办技术沙龙推动合作。

– 山东:利用工业语料规模优势,征集产业数据仓与知识语料库,推广至大模型企业。

2、政策推动:

– 上海行动方案:上海经信委正在加快推进大模型赋能制造业发展,推动建立工业语料开发、应用、服务、流通等全链条机制,加快形成“通专融合”的工业语料体系。要进一步夯实工业语料治理基础,缓解企业内部数字化系统“烟囱”“孤岛”现象,增强企业数据清洗和语料治理能力。要加大工业语料通用服务和工具供给,提供清洗、标注、测试等环节专用工具,满足制造业不同行业场景的服务需求。要探索企业间的协同合作机制,推动链主企业、平台企业、专业服务商和大模型企业联合,挖掘共性问题,共同建立语料开发合作和资源共享的协同机制。

– 全国性活动:中国工联院开展语料质量评估征集,构建公共服务平台。
06
未来发展趋势

– 产业数据拉通:随着制造业数据整合,工业语料将更丰富,提升大模型落地效果。

– 标准化生态建设:需加强语料库构建标准,推动开放协作。

– 与新型技术融合:结合具身智能数据采集(如沪东造船厂合作案例),支撑智能体大模型训练。

工业语料是工业智能化升级的战略性资源,其核心在于专业性、高质量与场景适配性。当前发展需突破数据治理、安全合规等技术瓶颈,通过政策引导与生态协作(如上海、山东的实践)构建标准化语料体系,最终推动AI大模型在工业研发、生产、管理等环节的深度赋能。

0 条评论

还没有人发表评论
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

记住我的信息,方便下次评论
有人回复时邮件通知我